正 策 党 建

正策人文 | 懂法用法,生活才能「都挺好」!

日期:2019-04-26 作者:吴声威

「都挺好」改编自阿耐2007年的小说《回家》,讲述的是苏家两代人矛盾的延续,情节错综复杂。原生家庭给苏家三个子女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有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的摩擦,也有啃老和养老的纠葛,作品把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塑造的极为形象。

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以亲情为主线的剧情戳中了很多人的泪腺,因为无法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因为不能力所能及尽到自己的孝心。

扪心自问,我们或许都远远比不上剧里的苏明成小两口对父亲苏大强的包容和耐心,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既遥远又真实。


法律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总是对和法律息息相关的桥段印象深刻,我也不例外。

比如苏明成殴打苏明玉涉嫌故意伤害罪,苏明成被警察带走后,作为最关心苏明成的媳妇朱丽应该怎么处理?现实中常见的就是火速找律师,拿主意、定方案。

而当朱丽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律师告知处理不当有可能会被判刑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办?现实和剧中一样的是寻求被害人的谅解。

有律师就开杠:家属不能进看守所不能见在押嫌疑人,只有律师能会见,律师会见也不能带手机进去,更不可能录视频。

再者,剧中屡次出现苏家几口之间说要立字据、登报断绝关系,法律人深知断绝身份关系在法律上无法实现,而协议更是无效。

看完这部剧,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苏大强。

传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苏大强」,自从这部剧热播后,微博天天送苏大强上热搜。苏大强是一个眼里只有自己、只要钱的人,第一集在老大说要带他去美国的时候,上演了一出极为形象的「垂死病中惊坐起」。

去美国的方案黄了以后,苏大强耿耿于怀,可得知大儿子要给他买房的时候,他对于去不去美国已经无所谓了,在老聂面前又得瑟了一把。

苏明哲(高鑫饰)整一个是极要面子的人,也是很多高材生毕业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缩影,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太让我失望了」,盲目自信,打肿脸充胖子。

当苏明哲想独揽给父亲买房购房款的时候,明玉对明哲说:你用牺牲自己妻子孩子的代价,来树立你自己的道德标杆,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剧中的一幕幕都令人深思,更为讽刺的是,苏明哲小时候还对苏明玉说:考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打定主意要买房,苏明哲带着他爸去看房,看中一套两人都觉得很合适的,中介告知他俩很多人都想定这套房子(套路),建议可以先支付定金。苏明哲以未带钱包为由婉拒,避免了后续违约。

苏明哲当时还没说服媳妇吴非,更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房,出售老宅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贸然定下这套房子势必违约损失定金。而反观现实中大量的买房人,一时冲动支付了定金,又因为后续各种原因无法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担保法》第 89 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务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也就是说,定金是具有处罚性的,买家如果反悔不买,定金无法要回;卖家如果反悔不卖,应当返还双倍定金。注意这里是「定金」,不是「订金」,订金是不具有处罚性的。

后来,苏明哲瞒着媳妇把房子登记在苏大强一人名下,苏大强为了和保姆小蔡结婚,宁可被骗,也要把保姆小蔡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

这种保姆剧情其实现实中也很常见,前几天我和朋友在车上还在讨论说现在的家政公司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保姆,既有半老徐娘的阿姨,也有青春年少的小姐姐,毕竟大城市里对保姆的需求很大也很多样化。

不妨想像一下,若保姆小蔡未婚/丧偶,苏大强也冲破儿女的阻力成功续弦,将保姆的名字加入房产证上。则可以认定该房屋有一半的份额是苏大强对保姆的赠与,这也是保姆接近苏大强的目的所在。

但即便如此,大儿媳妇吴非不会认可,因为这套房子实际上是苏明哲与苏大强共同出资购买的,苏大强单方面赠与给保姆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未支付对价的受赠人也不适用善意取得。

当中还有两个细节,讲的也是房屋买卖里的小知识,一个是 房子如果有贷款的话,在贷款还清之前加不了保姆的名字。另一个是 如果房产证如果有苏明哲和苏大强两个人的名字,必须两个人都同意才能加上保姆的名字,这一点在剧中大嫂吴非也提到过,细心的观众应该看到了。

再假设一下,倘若保姆小蔡与苏大强闪婚闪离,房产证加名之后保姆便与苏大强离婚,发生纠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来以后,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主要是保护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即便加上了保姆的名字,由于有骗婚的嫌疑,法院仍然会判决房屋归苏大强所有。所以大部分聪明的保姆都是奔着将死的富人,通过继承拿到财产的所有权比离婚拿到的财产稳当的多。



除了苏大强,剧中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女人——苏明玉。一直以不管苏家事儿为原则的苏明玉,却从头管到尾,给母亲买墓地,给大哥找工作,接大嫂过来住,给朱丽找工作,给苏明成找工作,赡养苏大强。

最后知道父亲虽然一辈子窝囊,但也会为了能给自己买一本习题集而偷偷攒钱,才感受到亲情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有人说这是一部家庭剧,讲述的是一桩桩家庭琐事;

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心理剧,不同的人物性格在原生家庭影响下展现出来各自的心理变化;

更有人调侃这部剧是「苏大强作妖记」,由骨至肉演绎出一个让观众从讨厌到喜爱的角色。

更多的年轻人都是既有苏明哲考出家乡死要面子的影子,又多多少少有苏明成啃老又不得不啃的模样,而我们又未必活得有电视剧那么真实,骨子里的我们向往简简单单一家人和睦的样子,即便不在一起,却又最幸福。

编剧王三毛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作为律师,我想补充一点: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生活不一定会「都挺好」,但肯定不至于「一团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