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策 动 态

NEWS

业务研究

正策关注|“私生饭”还能横行多久?——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私生”行为的约束

日期:2022-10-10 作者:电竞法学社

“私生饭”即实施跟踪、偷窥、偷拍等行为干扰公众人物私生活的极端粉丝,早年也被称为“STK”(跟踪狂)。


恶劣的“私生”行为还包括,驱车尾随、车库围堵、敲按门铃、偷翻垃圾、当面挑衅等等。


为何“私生”行为屡禁不止,“私生饭”还能横行多久呢?




“私生饭”群体及其心理


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私生饭”是一些有钱有闲的年轻粉丝,其心理主要是想近距离接触公众人物。


其中有通过拍摄公众人物私生活照片盈利的、有假装偶遇合照并发布在社交平台获赞的、亦有部分幻想与公众人物来一段浪漫爱情的。


据粉丝爆料,某位电竞选手疑似与“私生饭”恋爱,进而导致电竞圈“私生饭”愈发猖狂。


为何“私生”行为屡禁不止?


如果说极端粉丝的病态心理是“私生”行为的内因。


那么,外因就是那些泄露、出售他人私下行程信息的工作人员、黄牛以及没有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机构。


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灰色的“私生经济”产业链,导致“私生”行为屡禁不止。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私生”行为的约束


今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该法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一、“私生饭”“买”偶像行程信息,“卖”偶像私生活照片等都是违法行为


继《网络安全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之后,个保法再次强调,“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私生饭”特别注意了,“买”、“卖”、“收集”、“提供”、“公开”等都属于违法行为。


个保法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的范围包括“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的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一规定弥补了以往个人信息认定的漏洞,囊括了从可识别信息到特定自然人以及已知特定自然人的所有相关信息。


个保法更是将“行踪轨迹”等信息定义为敏感个人信息,对其提出更高的保护要求和处理限制。


另外,提醒某些拥有外国国籍的“私生饭”,涉及个人信息跨境问题的,情节将更为严重。


二、未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机构,责任重大


泄露、出售他人私下行程信息的工作人员、黄牛等人必然是违法的。

因制度、技术和管理等漏洞导致这些人非法获得信息的机构更是责无旁贷,比如机场、酒店、票务平台等等。


个保法对他们毫不留情,处罚尺度较《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上限提升五倍以上,最高可处5000万或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除罚款以外,相关责任人员还将受到从业限制,涉嫌犯罪的,由监管部门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的过错推定责任条款对机构的举证责任要求也更高了。


个保法的重拳出击是为了促使机构在实践中大幅度提高责任意识,建立系统完善的日常处理行为合规和风控体系,结合技术手段充分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从源头上杜绝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产业链条。


三、“受害者”的维权途径增加了


“私生饭”事件中,被干扰私生活的公众人物是“受害人”。(包括被“人肉”、被“网暴”在内的任何个人信息受侵害的当事人都属于“受害者”。)


除了传统的维权方式,个保法规定,“受害者”不仅可以向“国家网信办”等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进行投诉、举报,通过监管部门依职权调查的方式维护权利。同时还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消费者等组织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职能部门的介入不仅能够向违法者主张公益损害赔偿, 还有利于进一步依法追究违法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结语

“私生”行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已违反《民法典》并涉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强制性规定。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即将施行以及持续整治“饭圈”乱象的背景下,哪位“私生饭”被抓典型,儆效尤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