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困而知 而勉而行

分析详情

Case center

正策研究 |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面面观

日期:2017-11-10 律师:裘兆炯律师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不断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升高,截至2017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15,795 亿元(不良贷款率1.74 %)。

同时,P2P借贷、众筹融资、消费金融、互联网理财、网络小贷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迅猛发展,必将导致相关风险日益聚积,最终导致不良资产的总规模大幅增长。

因此,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处置不良资产已成为当前创新不良资产处置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优势

(一)「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

相较于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存在的资源不匹配、投资门槛高、资产积压重等被诟病已久的问题,「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能以其特有的快速「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优化资源匹配,充分挖掘不良资产的价值。

(二)「自由开放」和「快捷高效」

「互联网+」的处置模式可充分发挥互联网「自由开放」和「快捷高效」的特点,使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投资方、中介服务方等各类主体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互动效率。而互联网平台的公开性,也能大大缓解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三)「投资门槛低」和「成本低」

近年来,以「淘宝司法网拍」为代表的一系列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的出现,使得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门槛大大降低,充分满足了市场投资者的各种投资需求。

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拍卖不良资产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线下拍卖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投资者参与量的大大增加也必将使得不良资产的成交价格更加接近市场价格。

二、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缺陷

(一)业务资质问题

根据我国《拍卖法》的规定,所谓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而拍卖人须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核批准。

也就是说,如互联网平台企业拟真正从事拍卖业务,还须取得相关资质,而目前多数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和竞价中介服务,暂时规避了关于资质许可的要求。

 (二)处置非标化问题

目前,不良资产处置尚未形成标准化的处置流程,每一单项目的交易架构、合同文本、实操流程都可能天差地别,仅仅依靠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服务几乎不可能覆盖整个处置过程,线下工作的重要性依旧无法替代。

同时,由于互联网平台目前仅涉及对不良资产的初步信息披露和最终交易服务,投资者仅仅依靠网页显示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几乎无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判断,进而无法作出投资决策。

因此,不良资产处置的中间环节包括尽职调查、交易谈判、融资架构、合同拟稿等一系列工作仍需要大量线下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参与。

 律师建议 

(一)通过证券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

考虑到目前大部分资产处置平台上发布的不良资产均系实物资产,价格往往较高,普通投资者很难有能力能参与其中。

因此,建议互联网平台可以引入专业中介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优化处理,使其成为符合绝大多数投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出售。

此种模式下,那些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或大量资金的投资者也能充分参与到不良资产的处置当中并获得收益,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规模和效率。

(二)适当引入专业中介机构为不良资产的交易增信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互联网平台仅依靠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易服务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因此,在平台中引入更多专业机构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交易结构设计、尽职调查、合同拟稿等服务,将大大提高平台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最大程度地避免法律风险,同时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





返回列表